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详情

《中国教育报》点赞徐州开放大学:创新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

发布时间:2023-11-20

606.jpg

“儿童团不怕寒,碾好米来送前线,同志们吃了有力量,消灭敌人不费难。”听着朗朗上口的支前顺口溜,徐州开放大学师生站在淮海战役支前小道前,体验在崎岖泥泞小道上用小推车、扁担运送物资,亲身体悟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全员支前、全力支前的坚定决心。

609.jpg


近日,徐州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师生沿着徐州市“人民的胜利”青年学习社路线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活动,让“课上讲”变成“实践行”,实现思政教育青年化,这也是近年来该校坚持不懈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,创新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的一个剪影。

在支前小路,同学们推小推车、推碾米磨盘……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感受颇深,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蔡雪珍老师以《淮海战役精神》为题为青年学生现场授课,蔡雪珍告诉记者:“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,是推进思政课改革的重要途径。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思践悟,从而使思政课更好地入脑、入心、入行,是尝试更是挑战。”

据了解,徐州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“我就爱这彭城范儿”文化品牌提升项目,将徐州红色文化融入教学,围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项目开展选题定题、集体备课,与学校团委、学工处、教务处、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协同发力,指导学生开展红色研学、主题宣讲等活动,依托徐州本土文化资源实施现场教学,制作精品思政短视频,实现课堂内外、线上线下双向联动。

610.jpg

徐州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琰表示:“面对思维多元的‘00后’大学生,思政课不能局限在学校里、课堂上,要善用本土文化资源,把道理讲深、讲透、讲活,讲到学生心坎上。下一阶段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大力推进‘大思政课’建设,践行‘实践思政’理念,积极打造‘行走的思政课’,全面提升思政育人质效。”



相关内容

点击展开